雄激素性脱发是什么病?
雄激素性脱发又称雄激素源性脱发、雄激素性秃发、脂溢性脱发、脂溢性秃发、早秃、雄性秃、男性型脱发、遗传性脱发等,是一种常见的脱发问题。
发病主要是依赖雄激素的作用,和遗传关系大。男女都可发生,男性更多见,常在20~30岁发病。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雄激素性脱发有什么表现?
男性早期表现为前额、双侧额角和(或)双侧鬓角发际线后移,或顶部进行性脱发,最终使头皮显露,通常伴有头皮油脂分泌增多的症状。
女性主要表现为头顶部与发际缘之间头发弥漫性稀疏、纤细,前额发际线位置不改变,通常也伴有头皮油脂分泌增多的症状。
具体的情况表现和程度类型,可以对照参考下面的BASP分型(一种男女脱发均适用的新的通用分级法):
图片来源:《中国人雄激素性脱发诊疗指南》
图表来源:《中国人雄激素性脱发诊疗指南》
以雄激素性脱发M型为例,表现为从前额两侧头发开始纤细、稀疏,逐渐向头顶蔓延,额部发际后退,头顶头发脱落。
逐渐发展为「高额」,呈M字形秃发(见下图)。严重的时候头顶也会变秃,甚至仅脑后和两耳后保留一圈头发。
图片来源:男性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