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马栗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当90后甚至00后都已经开始面临脱发的困扰时,我们就不可避免地大步在通往秃顶的路上前进了。有数据报道,世界上83%的男性在30岁之前就开始脱发,而我国大概每4个成年男子中就有1个人在脱发。我们似乎还没实现“我变强了”,就提早实现“我变秃了”;要么已经秃了,要么在秃的路上。植发、护发产品等已然悄悄成为大家消费的重要一部分。每天早上,当我们站在镜子前,想尽办法用为数不多的头发照顾着头顶越发广袤的“荒野”时,心里满满的都是无奈的叹息。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脱发?脱发是一种正常现象吗?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改善脱发的情况呢?
思念是一种病,脱发也是
作为新陈代谢的一部分,每个人每天都会有少部分的头发脱落,这个是很正常的。但倘若头发持续大量脱落,甚至造成秃顶,那可就不正常了。
俗话说,脱发不是病,脱起来真要命。虽然说脱发的种类有很多,但相当一部分人遭遇的属于病理性脱发——对,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很多情况下我们看到的脱发确实是一种病。至于病因,倒是相当复杂,医学界也暂时没找到确切的发病机制,其发生跟遗传、外部环境、饮食,甚至心理状况都有关系。换句话说,既然没找到病因,也就还没有什么很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但总的来说,常见的男性脱发,跟遗传关系比较密切。研究已经证实,雄性激素对毛囊和皮脂腺影响都很大。在该激素的作用下,皮脂腺会变得肥大,更多的产生油脂,而毛囊则会变小,生出不是那么健康的头发,导致头发们早早“夭折”,最终形成了秃顶。而雄性激素的分泌与基因遗传密切相关。同时,睾酮会在青春期后慢慢生成并进入毛囊中的毛球细胞,经过反应生成双氢睾酮,影响细胞的代谢系统,进而影响毛发生长周期。有的人天生带有“脱发基因”,造成头皮毛囊细胞的双氢睾酮受体活性过高,对双氢睾酮特别敏感,于是特别容易脱发。
而对女士来说,她们的雄性激素分泌较少,因此脱发情况受激素影响的程度也就相对较低。女性出现脱发的原因相对更复杂,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是心理因素。如生活或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导致人的情绪产生大幅波动,或是精神压力很大等,可能会使人在小范围内的头发掉光,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斑秃。另外,女性脱发跟内分泌或者自身某些疾病也有关系。比如有的女性会因为生孩子导致头顶部位头发稀疏。
当然,对于男性来说,压力大同样可能造成脱发。比如我们常见的程序员,很多都难以保全一头秀发,其原因就跟压力山大密不可分;再加上经常熬夜,天天面对电脑,程序员们想不秃都难啊。
△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