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硕果盈枝。历时6天的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京圆满落幕,逾万家企业在线上线下共赴服贸盛宴,共享开放发展新机遇。
首设首秀
中国建科亮相服贸会
年服贸会首次设立环境服务专题,设立低碳能源、气候与碳经济、碳中和与绿色技术、创“双碳”示范城市、环保产业五大专区,集中展示全球环境服务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技术应用。中国建科携所属中国院、华北院、中国城建院、标准院、中森公司和建科运营6家子企业亮相国家会议中心二期“碳中和与绿色技术”专区,从产品到技术,从建筑到城市,营造绿色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全面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数字赋能
让绿色技术插上智慧翅膀
绿色理念(GreenConcept)
集成中国建科综合技术力量,汇聚院士、大师和众多专家编写而成的《绿色建筑设计导则》,提出五大维度绿色目标,用整合式思考方式和正向设计逻辑构建绿色建筑的核心要素,覆盖建筑、结构、水、电、暖、智能化等全专业,是贯穿设计规划、施工建造再到运营调适等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具体绿色方法策略。
绿色建筑(GreenBuilding)
中国院展出了应用BIM技术拟合山体设计的国家雪橇雪车中心(模型),展示了使用装配式、模块化技术的各类建筑项目,通过提升信息化水平,营造室内外微气候,打造舒适、节能的绿色建筑。
中设数字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马良XCUBEBIM数智设计平台惊艳亮相首钢园区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区。该平台实现了BIM图形核心引擎和BIM基础软件国产化、自主化、云端化、生态化、产业化。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中森致造”装配式建筑智能建筑技术通过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理念和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使设计、生产与建造数据互联互通,真正实现装配式建筑全过程机器人替代。
绿色市政(GreenInfrastructure)
华北院展示了在海绵城市建设、城镇污水处理、黑臭水体治理等方面的科研技术能力。通过深入调研、持续监测,编写系列技术指导文件,研制拦污格栅、初沉发酵池成套系统和新型高速公路滞洪区路基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等多项国内、国际首创产品和技术,推出自主研发的智慧水务数据平台和城市水系统控制仿真模型(Simuwater),全面推动我国市政工程技术升级和海绵城市创新发展。
绿色生态(GreenEnvironment)
中国城建院所属中城环境展示了在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垃圾处理过程无味无污染等方面取得的行业领先成果。特别推出自主研发的餐厨垃圾处理高效热水解工艺可提高0.5%的油脂回收率,20%的厌氧产气量,有效降低杂质和含水率。同时,其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垃圾填埋处理及生态修复领域的全过程服务能力也得到了普遍认可。
绿色运维(GreenOperation)
建科运营自主研发的“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和“共享停车产品”通过感知、接入、分析、监控、预警、运维服务“六位一体”,实现对设施实时监控、隐患可视化呈现、节能智慧分析,品质统一管控,充分体现了智慧运营绿色、节能、科技的特点,不断为物业管理行业低碳、绿色、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能。
硕果累累
中国建科拓展“朋友圈”
9月1日,中国建科与首开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为参与“双奥”的企业,双方将在绿色低碳建筑、智慧城市和智慧运维、标准与标准化、装配式建筑、城市更新、地产开发、工程管理、健康养老、文物古建修缮保护、海外业务、投资与资产管理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9月4日,标准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存东在“碳达峰碳中和”主题论坛上作题为《CCTC-建筑业综合降碳模式研究》的主题演讲,立足“引领绿色低碳建筑业升级,促进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目标,依托两全双碳解决方案、四大实施路径,不断推进城乡建设领域的“双碳”发展迈上新台阶。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通过保险机制助推建筑业绿色转型,中国太平洋保险推出了“绿色建筑保险”全流程服务模式。标准院展示了工程保险风险管理咨询业务(TIS)、IDI保险风险管理咨询服业务等服务模式,对被保险工程从设计到运营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辨识、分析、评估、报告,提出改善建议,确保承保项目满足建筑标准及性能要求。双方通过全面合作推动行业发展,以绿色保险提供建筑保障,致力于成为跨界融合的典范。
△中国太平洋保险与标准院合作的绿色社区项目沙盘。
多点开花
创新技术引爆网络
展会期间,央视、新华网、学习强国、国资小新、新浪、搜狐等多家媒体对中国建科进行了报道,他们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模型前流连忘返,观看智慧系统演示时不断提问,触摸着预制保温外墙板发出赞叹……
中国建科将坚持履行央企责任和担当,努力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积极引领城乡建设领域数字化、智慧化转型,为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建科服贸会展台盛况回顾
原标题:《年服贸会|中国建科以绿色智慧技术“碳”索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