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诊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zjft/150221/4580656.html浅谈油脂消化率
早期的发现
早期研究发现断奶仔猪对牛油能值表观全肠道消化率是棕榈油和豆油的74.07%和72.48%。而Jung等报道了断奶仔猪对玉米油、豆油、牛油和鱼油(鱼粉中提取)的全肠道表观消化率依次为82.95%、82.69%、78.52%和78.77%,结果表明植物源性油脂(玉米油和豆油)消化率要高于动物源性油脂(牛油和鱼油)。苏继影在仔猪日粮中添加7种不同组合的油脂,发现豆油、棕榈油和椰子油比为3:6:1以及豆油、棕榈油比为1:3,粗脂肪的消化率高于显著高于其他组合。结果表明日粮脂肪的不饱和脂肪酸百分比,中链脂肪酸的含量,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较接近乳脂的脂肪酸组成时,粗脂肪的消化率较高。
脂肪的消化率与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负相关,脂肪酸的消化率随着不饱和度的增加而升高,随着脂肪酸碳链长度的增加而下降。最近,Su等研究发现,生长猪对棕榈油、米糠油、棉籽油、花生油、猪油、菜籽油、禽油、椰子油、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鱼油和亚麻油的表观全肠道消化率依次为86.7%、86.9%、88.4%、89.1%、90.2%、90.7%、90.8%、92.8%、93.1%、94.5%、94.5%、94.6%和95.0%。由上可知,猪对不同油脂的消化率存在差异。
影响猪对油脂消化率的因素有哪些
①猪的体重及日龄
Kil等研究发现,对于22kg和84kg的猪而言,两者对大豆油的消化率基本一致。然而,84kg的猪对猪油消化率较22kg的猪要高:早期的研究发现,仔猪对不同脂类的表观消化率随日龄增加而逐渐提高,且动物源油脂(猪油和牛油)的表观消化率随日龄增长提高的程度比植物油高,这些结果表明猪的生长阶段会影响其对油脂的消化率。
②脂肪酸碳链的长度和饱和程度
油脂消化率会受到甘油三酯中脂肪酸链长度的影响。含中短链脂肪酸较多的油脂,如椰子油与棕榈仁油,一般具有较高的消化率。这主要是由于中短链脂肪酸代谢的主要器官在肝脏,在胃肠道内转运的过程中不需要肉碱的作用,并且能被肠道主动吸收而无需形成微胶粒,通过线粒体双层膜的速度很快,从而中短链脂肪酸比长链脂肪酸更易消化。而长链脂肪酸代谢的主要部位在体内不同的脂肪组织,需要肉碱的协助才能进入线粒体内进行氧化。随着饱和程度的提高,长链脂肪酸的熔点会大幅提高。16个及以上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熔点会高出猪体温,若此类脂肪酸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胃肠道内,其消化率非常低。不饱和程度越高,脂肪酸的熔点相对会较低。如C18:0、C16:0、C18:l、C16:l、C18:2和C18:3的熔点分别为70℃、63℃、14℃、2℃、一5℃和一14℃,其消化率随熔点的降低而依次升高。一般来说,在不同类型的油脂中,猪更易于消化不饱和脂肪,但也存在一些特例。
③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
早期研究发现,不饱和脂肪酸(等于或多于16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等于或多于16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比率(U:S)较高的油脂有更高的消化率,比率较低的脂肪,其消化率较低。Li等研究发现饲喂含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比例不同的油脂日粮,猪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Lauridsen等研究发现,在仔猪饲料中添加菜籽油(U:S为13.2)的消化率要比添加猪油(U:S为1.3)或棕榈油(u:S为0.9)高4%~5%。Su等研究也发现猪油的表观全肠道消化率与棕榈油、椰子油、棉籽油、花生油、米糠油和菜籽油的表观全肠道消化率差异不显著,尽管这些油脂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存在差异。这些研究表明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是衡量猪对油脂消化率的一个因素,却并非唯一的因素。
④脂肪酸在甘油三酯分子中的空间分布
脂肪酸在甘油三酯分子中的空间分布影响猪对油脂的利用效率。研究发现在脂肪酶优先分解sn-l或sn-3位脂肪酸后,在sn-2位无论是结合饱和脂肪酸还是不饱和脂肪酸的甘油单酯都具有较高的消化率。Jrgensen等报道尽管猪油、牛油及棕榈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率比较接近,生长猪对牛油和棕榈油的消化率一般要低于猪油,而棕榈油和牛油消化率之间差异不大。这主要由于猪油中消化率低的饱和脂肪酸大部分位于甘油三酯的sn-2位,从而提高了饱和脂肪酸的消化率,从而使猪油消化率提高。在生长猪与育肥猪的研究中也发现猪油和不饱和度较高的大豆油消化率非常接近。另外,猪乳中乳脂含量较高,且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其中C16:0约占37%,而哺乳仔猪对乳脂的消化率却非常高,这主要因为约58%的C16:0于甘油三酯的sn-2位碳原子上,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位于甘油三酯的sn-1和sn-3位。
⑤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与脂肪的消化率有密切关系。含有高比例游离脂肪酸的油脂其甘油单酯的含量相对缺乏,脂肪消化率降低。这是因为甘油单酯具有协助脂肪酸乳化成微胶粒,促进脂肪酸消化和吸收的作用。游离脂肪酸在饲用油脂中的含量一般低于30%,而现在饲料工业中使用的多为食用级油脂,其游离脂肪酸含量一般不超过5%。Powles等研究表明,随着游离脂肪酸浓度的升高,生长猪对大豆油和牛油的消化率都逐渐降低。Wiseman等研究发现,当游离脂肪酸含量达到50%时,猪在每个U:S比率处的油脂消化率都降低。
⑥乳化剂的影响
乳化剂又称表面活性剂或去污剂,是一种油水两亲的物质,由亲水基和疏水基构成,饲料工业中常用的主要是卵磷脂。研究发现,当卵磷脂添加量为2%时,脂肪的表观消化率随脂肪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当卵磷脂添加量达到6%时,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采食量和饲料转化效率。艾琴等研究表明,在仔猪日粮中添加乳化剂(溶血卵磷脂型)能有效提高日粮中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能量等的消化率,使低能日粮的消化能达到甚至超过对照日粮水平。Price等研究发现,乳化剂虽然没有改善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却能促进甘油三酯中大部分脂肪酸的消化率。总体上,乳化剂的添加主要是在猪的幼年阶段,有助于提高其对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率。
总结
猪对不同油脂的消化率存在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与猪自身的生长阶段,油脂的理化特性,诸如脂肪酸的碳链的长度和饱和程度,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在甘油三酯分子中的空间分布有关,同时乳化剂也会影响猪对油脂的消化率。在生产实践中,饲料配方师和养猪生产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参考不同油脂的消化率及其影响因素,达到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油脂资源。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