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权威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一,事件背景
近日哈尔滨辰能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在进行生物质发电作业,在在产粮大省黑龙江的部分地区,就地取材、变“废”为电。近年来,虽然生物质能发电不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一样备受瞩目,但是实际上我国在生物质能发电方面也在不断进行发展,未来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认识生物质发电
生物质指通过光合作用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质能指由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在生物质中贮存的能量,是一种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发电是指利用生物质具有的生物质能
进行发电。生物质发电分为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和沼气发电。农林生物质发电从发电技术上又可分为直接燃烧发电和混合燃烧发电。
三,行业上游分析
我国生物质资源受到耕地短缺的制约,主要以各类剩余物和废弃物为主(被动型生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生活垃圾、污水污泥等。
1.秸秆
目前,根据农业农村部相关统计数据,可估算我国秸秆产生量约为8.29亿吨,可收集资源量约为6.94亿吨。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关于粮食产量统计数据分析,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总体保持1%的平稳上涨趋势,预计未来秸秆资源总量也将保持平稳上升,年秸秆产生量约为9.16亿吨,秸秆可收集资源量约为7.67亿吨。
2.畜禽粪便
广义上畜禽粪便为畜禽排出的粪尿为主。目前,根据《中国农业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畜牧兽医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局最新畜禽存栏数据测算,我国畜禽粪便资源量共计18.68亿吨。根据年鉴统计数据,预计未来肉蛋奶消费市场将趋于饱和,畜禽粪便资源量保持在固定区间内,畜禽粪便资源量将保持0.6%的较低增长趋势。预计年畜禽粪便资源总量约为19.83亿吨;年畜禽粪便资源总量约为23.73亿吨。
3.林业剩余物
根据近20年《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林业采伐总资源量保持2%的增长,预计未来林业剩余物资源量也将随之持续增加。预计年林业剩余物总量将达到4.27亿吨,到年,林业剩余物总量将达到7.73亿吨。
4.生活垃圾
根据住建部发布的《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数据,当前生活垃圾清运量约为3.1亿吨,近年垃圾清运量增长率约为3%。近年来,我国厨余垃圾清运量持续保持3.6%增长。
同时由于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推进,湿垃圾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厨余垃圾比重逐步提高。以上海为例,自垃圾分类实施以来,到年底,湿垃圾占比达到31%左右。假设年全面垃圾分类实施区域达到10%,厨余垃圾清运量将达到1.72亿吨,到年全面垃圾分类实施区域达到50%,厨余垃圾清运量将达到4.19亿吨。
5.废弃油脂
根据中国农业展望报告统计数据,年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为万吨。根据行业数据,在未统计畜禽处理产生的废弃油脂情况下,废弃油脂产生量约为食用油消费量的30%,当前废弃油脂量超过.1万吨。《中国农业展望报告》中预计年废弃油脂产生量约为.3万吨。
6.污水污泥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数据分析,当前我国生活污水污泥产生量为.57万吨,生活污水污泥产生量增长率约为5-8%。预计年污水污泥产生干重约为.96万吨,年污水污泥产生干重约为1.4亿吨。
四,行业前景
1.双碳助力下生物质发电未来空间巨大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生物质发电技术是目前生物质能应用方式中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若结合BECCS(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储存)技术,生物质能将创造负碳排放。
未来,生物质能将在各个领域为我国年碳达峰、年碳中和做出巨大减排贡献。目前我国生物质资源量能源化利用量约4.61亿吨,生物质能各类途经的利用包括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清洁供热、生物天然气、生物质液体燃料、化肥替代等共实现碳减排量约为2.18亿吨。
预计到年我国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万千瓦,提供的清洁电力超过亿千瓦时,碳减排量超过2.3亿吨。到年,我国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万千瓦,提供的清洁电力超过亿千瓦时,碳减排量超过4.6亿吨。
2.生物质发电收益模式稳定,项目现金流较好
生物质发电企业有较高的*策敏感性,相对稳定的*策和价格体系有助于稳定经营预期。在可再生能源法统领下,生物质发电的价格*策随着产业发展和外部环境变化也有适当调整,其上网电价和补贴*策由年的固定补贴制度,逐步过渡为目前的固定电价制度。
垃圾发电运营收入稳定,项目现金流较好。垃圾运营一般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主流的是BOT(建设-经营-转让)或BOO(建设-拥有-运营)模式,特许经营期一般在25-30年。
完
来源:雪球
往期精彩回顾
三部委启动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核查工作
全国*协委员袁爱平:关于落实农林生物质发电产业可持续发展支持*策的提案
国务院: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推动农村发展生物质能
免责声明:
1、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