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行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武器还是咽喉外资占中国大豆加工总股本66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痤疮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22/9216890.html

“贸易摩擦的双方没有赢家。”5月27日,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张晓平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表示,以大豆为例,尽管美国农场主会赔钱,但是中国消费者也会为此多花钱。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一年有余。美国大豆在这一期间“躺枪”。一方面,大豆期货主力合约价格持续走低,甚至低于8美元/蒲式耳的种植成本线,刷新10年来最低;另一方面,美国农业部连续出台两轮农场主援助计划,以补偿他们在贸易争端中遭受的损失,但美国农场破产率一度创下金融危机以来新高。

一、外资逐步渗透大豆产业链,大豆进口价格受制于外商

目前大豆这一最早开放的农产品领域几乎完全被外资掌控,我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为跨国粮商所参股或控股,占总股本的66%,中国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食用油供应75%的市场份额也为外资所掌控。在外资的强大攻势下,过去一直作为大豆加工业主要原料的国产大豆处境艰难,中国对进口大豆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

目前国际上少数几家跨国粮商掌握着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国大豆的收购,以及仓储和出口码头等设施,控制着全球70%以上的大豆货源。

ADM、邦基、嘉吉和路易达孚四家公司就控制了中国80%的大豆进口货源。这些公司通过参股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并操纵国际大豆期货市场,从而达到向中国垄断出口大豆的目的。

年国际大豆价格上涨,明显是国际大豆贸易商联合操作的结果,而国内大豆企业如九三集团等,在此次大豆价格上涨的过程中出现了亏损。然而,年在我国国内豆农扩大种植面积的情况下,大豆价格却被国际粮商、国际基金公司压制操作。这些因素导致我国大豆滞销,豆农生产积极性受挫,大豆产量始终徘徊不前。

二、产量低成本高我国大豆产业现状

目前世界大豆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巴西、阿根廷和中国,四国的总种植面积占世界大豆种植面积的84.5%,总产量占世界的89.8%。我国种植大豆的历史悠久,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豆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总产和单产总体上呈现出逐步增加的趋势。但与其他重要生产国相比,我国的大豆产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年美国、巴西、阿根廷的大豆产量分别达到万t、万t和万t,位居世界前3位。而一直号称“大豆故乡”、“种植大豆历史长达年”的中国,当年的大豆总产量仅为万t,居世界第4位。

受到种植效益下滑的影响,年我国大豆产量为万t,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年,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整体失衡,大豆播种面积继续下滑,但由于大豆作物生长期内长势良好,单产普遍提高,当年国内大豆产量达万t,同比增加22万t,增幅达到1.47%。

此外,由于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的上涨,以及人工费用的增加,大豆的种植成本也随之进一步增加。据调查,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成本约元/亩,同比增加32元/亩,增幅8.5%;安徽省大豆种植成本约元/亩,同比增25元/亩,增幅6.7%。虽然国家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策支撑大豆市场价格、扶持大豆产业发展,但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玉米、粳稻作物价格不断上涨,必然挤占大豆的种植空间,国内主产区大豆播种面积减少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

三.中国大豆进口*策宽松

年以前,我国大豆进口*策体现为根据国内需求临时确定当年的大豆进口配额,配额内进口征收3%的关税,配额外进口征收%的关税。从年开始,我国暂时取消大豆进口配额*策,并将进口约束关税由%下降到3%。年我国在入世议定书中,正式承诺对大豆进口取消配额管理,实行单一的进口关税约束*策,除种用大豆进口关税率为零外,*大豆、黑大豆、青大豆以及其他大豆关税税率均为3%。随着国内大豆市场准入门槛的一降再降,大豆实际成为入世后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的农产品,大豆及其制品的进口价格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国内生产成本,致使大豆进口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了我国大豆产业的发展。

四、中国大豆靠进口

进口依存度大,进口市场过于集中。中国对大豆的国际依存度已接近70%。年,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只有7%左右,年已经上升到60-70%。

年,中国进口大豆达到万t,自产大豆约万t,进口大豆占总供应量的比例达到69%。美国、巴西和阿根廷是世界主要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长期以来也是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来源地,并且在我国大豆进口市场中处于绝对性的“垄断”地位。年前8个月,我国自上述3个市场的进口合计占同期我国大豆进口总量的97.8%,仅有少量大豆进口来自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年1-6月,我国进口大豆中八成以上来自美国。

国内需求快速膨胀,但国内供给不足,导致进口需求呈现刚性。我国国内大豆的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饲料、压榨、种用和食用等几个方面。从年的年消费量.3万t飞速增长到年的万t。-年年均需求总量已达万t/年。

从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大豆振兴计划,加大对产区的投入力度,近几年来,我国大豆产量稳步增长,但增幅不大,由此也可反映我国大豆供需关系的紧张状况。据预测,年前后,包括压榨需求在内大豆总需求量将达到万t,而届时我国大豆最大可能种植面积为万hm2,最大可能生产能力在-万t,大豆供求缺口万t左右,我国大量进口大豆的现状仍不会改变。

五、我国大豆产业补贴*策缺失,进口大豆成本优势明显

生产成本是决定产品价格竞争力的首要因素。按完全的生产成本比较,我国大豆生产成本远高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国生产成本。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我国争取到的农业补贴的上限为每年农业总值的8.5%。但是目前,我国农业补贴数额远远没有达到这一上限,从年至今,平均每年的数目为亿元人民币,而美国是亿美元,相差悬殊。另外,我国农业补贴的种类还非常有限,农业结构调整补贴等在我国还是空白,补贴办法也比较简单,以直接补贴和*策性收购为主,补贴范围和价格支持力度有限。而进口大豆的生产、出口获得出口国多种补贴和支持。以美国为例,其大豆补贴*策十分灵活,既有对收入的补贴也有对价格的补贴,既考虑价格高位时的补贴又考虑价格低位时的补贴,各种补贴方式的综合运用大大增强了美国大豆的产业竞争力。目前美国*府为大豆生产者提供的补贴方式有商品贷款项目、直接补贴、以价格或收入为基础的反周期补贴和平均作物收入补贴等多种形式。大豆产业补贴*策的缺失也是导致我国大豆成本相对较高的原因之一,直接影响了我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导致国外大豆大量涌入我国市场,对我国大豆产业造成了极大冲击,严重影响了我国豆农的经济收益。

六、合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控制大豆进口

在世贸组织的框架内,我们需要合理利用规则,采用技术性贸易壁垒等手段控制大豆进口规模,保护中国自己的大豆产业。如要兑现我国对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的承诺,严格执行我国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加强对转基因大豆的生物安全评估,按照国际惯例审批进口;要制定完善的大豆检验检疫技术规范和标准,防止带有危害生物、病*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大豆进入我国;严格执行转基因大豆产品的贴牌制度,保障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利。同时,应尽快实施相关进出口检验检疫制度,如对进口大豆实行产地预检,这样有利于提高进口产品的安全性。

(保留所有权利,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制度开门”。资料来源:王微微:《我国大豆产业进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对外经贸实务年第10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