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讽刺与幽默报」
“
“谐音梗”是要扣钱的
听说谐音梗的最早来源,一是因为人们耳背听不清导致的;二是孩子们说话含糊不清产生的。所以,喜欢说谐音梗的不是聋子就是孩子(这句当然是玩笑话了)。
一到过年过节,长辈们最喜欢玩儿谐音梗。什么年年有余(鱼)!大吉(桔)大利!福到(倒)!
我一直以为沈从文是位理工生,写了本《编程》,买来一看才发现,他竟然是文科生,写的是《边城》。
强烈祝贺不是“墙裂”祝贺,墙都裂开了,你能高兴吗?
商家们也爱搞谐音梗。卖裤子叫真酷(裤),卖衣服叫百依(衣)百顺,卖酒叫长长久久(酒酒),卖菜叫书(蔬)生,理发店叫一剪梅(没)。
当代最伟大的谐音梗是拼音输入法里的词语联想功能。
战斗机还是战斗鸡,这是一个伪命题。
歇后语也是谐音梗重灾区。你不同意?厕所里打灯笼——找屎(死)!
土味情话的土,就土在谐音梗。
有人以为,说谐音梗显得可爱,其实在别人眼中显得幼稚。孩子幼稚才可爱,大人幼稚就都是油脂。
曹雪芹是玩谐音梗最厉害的作家,没有之一。不信,你瞧,真事隐(甄士隐),假语存(贾雨村),处处皆宝喻(宝玉)。
麒麟到了北极并不叫冰淇淋,否则外国人岂不是要叫它爱死麒麟(ice淇淋)?
冷笑话是冷,有谐音梗的冷笑话是冷上加冷。
文章丨*超鹏
漫画丨田志仁
编辑丨穆兰
编审丨肖承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