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部电影。主题是沉重的二战题材,画面却是像童话一般温暖的暖色调。男主角自称是王子,和命运中的公主相遇。两人之间的恋爱桥段占据一大半篇幅,却并未被观众批评喧宾夺主。
上映后在戛纳电影节提名金棕榈和评审团两个重量级奖项,最后斩获评审团大奖。在奥斯卡中拥有整整7项提名,最后拿下影帝和最佳外语片,被誉为影史最伟大喜剧片。它的名字,叫《美丽人生》。
上世纪30年代末,意大利。
犹太人圭多和意大利女孩多拉相爱了。像所有恋人一样,两人一起吃饭、散步,在约会时拥抱接吻。
这段时间是圭多人生中最幸福的时间,睁开眼就能拥抱最爱的人,且她的肚子里孕育着彼此生命的结晶。
怀胎十月后,两人的孩子出生了,完整的小家庭正式组成,幸福生活了一段时间。
而后,二战爆发,影片悲剧色彩加重。纳粹开始肆无忌惮屠杀犹太人,专门关押犹太人的集中营也已经建成。从这里开始,所有人的命运都开始发生改变…
《美丽人生》是一部风格非常奇特的电影,用最温暖的故事呈现最残酷的历史。故事中笑点密集,圭多和儿子之间的相处模式经常让观众会心一笑。直至故事结局揭晓,观众才终于明白:前半段的笑点是后半段的泪点,看完后久久无法从故事中抽离。
影片中有三个切入点,分别是圭多和多拉之间的爱情、圭多对儿子善意的谎言,以及集中营中犹太人们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圭多和多拉之间的爱双向的。初遇时圭多费尽心思追求多拉,就算是把自己彻底变成跳梁小丑也无所谓。因身份是犹太人,多拉和儿子都被抓捕至集中营。意大利籍的多拉可以免受其难,但她却毅然拦下车辆,说:“让我也上去。”
短短5个字,呈现出乱世中珍贵的亲情和爱情,让观众感到无比动容。
被抓捕至集中营时,儿子非常年幼,不知道这件事情代表着屠杀和死亡。为守护儿子的童真,圭多编造出「这是一个通关游戏」的谎言。称集中营中的辛苦生活是升级打怪,最后获胜的人能得到一辆真正的坦克。
这一设定给原本残忍的故事蒙上一层「童话故事」面纱。即使知道这是和屠杀纳粹有关的故事,也觉得心里暖暖的。
第三条「集中营中犹太人们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叙事支线是影片中最内敛的一条。因为前半段故事中的温馨美好基调,编剧和导演无法拍摄太过露骨的画面,只能把纳粹的残酷隐藏在集中营中随处可见*气室、堆满尸体的乱葬岗、用人的油脂做肥皂这一类细枝末叶的细节中。
相比于同样描述纳粹残酷《辛德勒的名单》和《集中营里的摄影师》,《美丽人生》中的呈现手法更加温柔。没有血肉横飞的画面,也没有让观众心惊肉跳的惨叫声。但温柔不等于掩盖历史,正是因为这种温柔的表现形式,集中营中残忍的生活被对比得更加强烈。只看一次,就再也无法忘记。
初次观看这个故事的观众会觉得唏嘘。跟随圭多的视角,亲眼见证战争的爆发和犹太人群体生命的脆弱。
但如果第二次观看这个故事的观众,会再次发现一些之前没有注意到的东西。
街道上纳粹士兵无处不在,墙壁上写满“犹太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话语,一切都表明纳粹的统治已经到达巅峰。更让人感到惊叹的是,早在影片开始第10分钟,就通过圭多在路上的横冲直撞暗示了他最后的结局。
最后,想和大家聊聊圭多被纳粹带去枪毙时的那个情节。明知即将死亡,却笑容灿烂,还模仿起小丑走路的样子。牵押圭多的纳粹都以为他是精神失常,殊不知,多圭实在表演给躲在柜子里的儿子看。
时间线往回拉,回到圭多第一次被纳粹带走的时候。他模仿小丑的步伐,告诉儿子这只是一个游戏。不知不觉,前后情节就呼应起来,给观众带来更加汹涌的感动。
为什么已经被纳粹抓捕,却仍旧是《美丽人生》?
因为:圭多用爱意编造童话,让死亡成为一场游戏,用生命教会儿子什么是爱。
这才是史诗级电影应有的呈现手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