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行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油多难消化吐槽中国美食前请先自省,各
TUhjnbcbe - 2023/10/15 16:19:00

冬奥赛事如火如荼,奈何总有人作妖,面对道美食傲娇地怀念起了老家那一口亚硝酸盐,“油多难消化”是他们对中国美食的蔑称。

全球菜系万千、美食多元,油和盐、糖等均是其中不可或缺之物,无论哪种菜系,无论取自动物还是植物,无论是食材本身蕴含还是烹制过程中加入,没有油脂的存在,绝大部分菜肴将大为失色——味蕾可不会因为你的健康需求而欺骗你。

面对不友好者的质疑,在吐槽中国菜肴的同时,不妨先考量一番各国日常饮食中的含油量和人均植物食用油消费量再做发言(很多时候动物油脂为食材本身所有,不便精细统计)。

美国“油霸”之名横跨多个领域,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长期位居世界第一位,虽然如今全世界的菜系都有了美国牌分店,但规模庞大的快餐行业才是其餐饮界的王者,更是其保持高油耗的关键因素,炸鸡、薯条、热狗等的长期热销让普通美国民众即便是正常饮食也将摄入大量的油脂。美国餐饮领域和超市里售卖的食用油品种繁多,豆油、玉米油、菜籽油、棕榈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等传统油种之外,核桃油、椰子油、牛油果油等都是畅销品种,其中对花生油的评价两极分化,盖因美国民众对花生过敏者蹊跷的超多。至于在美国极为盛行的墨西哥菜,玉米为其注入了灵*与神韵,食用油的使用基本脱不了玉米油、豆油这些当地特产之物。

日本往往被视为健康饮食的“标兵”,然而爱吃油炸物也是日本现代饮食的重要特点,与讲究天然到极致、几乎可以生食一切的日本料理并行不悖。日本人均每天食用植物油摄入量不到20g,在发达国家中垫底。菜籽油是日本食用植物油销量第一,棕榈油消费量则逐年增长,前者是因为备受日本民众喜爱的天妇罗使用的主力油种正是菜籽油,后者则是制作甜品、糕点时需大量使用,至于食用棕榈油过多对健康不利不符合日本的健康人设?本国生产又不等于本国消费。

高纬度高寒让战斗民族坦然爱上了高油脂的食物,传统的俄式三餐量大豪爽,但求油重、热乎、夯实、饱腹,俄罗斯菜的硬核口味代表萨洛——大块肥猪肉腌制后冷冻切片,堪为当地下酒神器,然而一般人都下不去嘴。牛油、*油是俄罗斯人的餐桌必备,植物食用油方面,俄罗斯是仅次于乌克兰的全球葵花籽油生产国和出口国,战斗民族的厨房里少不了葵花籽油的存在。

如果按照食物谱系,欧洲完全可以被分为北欧、东欧、中欧和法国,以及孤悬海外自嗨的英国。欧盟是全球最大的菜籽油生产地,因为自产自销的缘故,整个欧盟地区的传统植物食用油消费以菜籽油为主,橄榄油和棕榈油紧随其后。

被群嘲的英国饮食倒是用油不多,除了炸鱼薯条,极简的英国菜烹饪方式让油的用武之地甚少。作家乔治·奥威尔在为本国菜肴辩护时力举“英格兰的饼干是公认为最好吃、最酥脆的”以及“从比利时布鲁塞尔往南都买不到‘板油布丁’”,前者现在是棕榈油的使用大户,后者的奇葩程度大概只有“仰望星空派”才能媲美。

还有种说法是,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欧洲国家钟爱*油等动物性油脂,阿尔卑斯山以南、地中海的国家则是橄榄油的忠实拥趸,当地人对橄榄油煎蘑菇、橄榄油肉丸、橄榄油煎肉肠、橄榄油煎蔬菜等白吃不厌。

橄榄油和小麦、葡萄酒并称为地中海农作物“三宝”,可见其普及与受欢迎程度,位列世界三大菜系之一的土耳其菜对其使用颇重,橄榄油是很多传统土耳其食品里的重要存在,比如大量前菜会淋上优质橄榄油,吃鱼和海鲜时搭配的榛果油醋酱要用到磨碎的果仁、大蒜、橄榄油和醋,吃米饭时用橄榄油煎小头洋葱继而放入大米油煎复加热水、番茄和盐文火而煮。

以调料多种多样、颜色眼花缭乱闻名于世的印度菜重辣、重甜,同样是用油大户,宗教因素致使植物油在印度更受欢迎,棕榈油是印度食用植物油销量第一,印度发展农业的条件优异但并未向油料作物倾斜,日常食用植物油消耗以进口为主。因为地缘和气候因素,近两年印度都在积极调整棕榈油、葵花籽油的进口渠道,以免民众的厨房受影响甚至断了供。

必须承认,自封的“泡菜宗主国”日常饮食确实用油不多,但这也和日本一样属于过去的固有印象,而今其遍地的炸鸡店和烤肉店,含油量只怕早就爆表。

人类食用油脂的历史悠久,关于食用油的健康研究一直在路上,这期间实则涵盖了地域条件、民族习惯、文化背景、产业发展等诸多因素,更改不易,但“适量吃油、吃好油、吃多种油”已为各界所公认。

到别人家里做客而自带饮食,本不是恶事,俄罗斯世界杯期间,各国花式炫耀自带食品大家便是一笑而过,而这一次的情形却是如何,自有公论。

(图系网络,如侵删)

1
查看完整版本: 油多难消化吐槽中国美食前请先自省,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