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营养保健价值极高,其脂肪组成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高达90%以上,因此也极易发生氧化酸败而影响其产品的品质和货架期,故有效控制氧化就成为核桃生产中亟待突破的瓶颈。
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的蓝文言、曹嘉成、荣瑞芬*等人运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核桃仁的细胞组织结构,并比较分析了常温氧化和60℃加速氧化过程中核桃仁细胞结构的变化规律,结合核桃油脂的过氧化值测定和拉曼光谱分析,探究不同氧化程度核桃仁细胞显微结构的变化规律,旨在揭示核桃仁氧化酸败的细胞结构变化规律及其关键点,为开发控制核桃氧化酸败的新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持核桃的营养健康价值,延长核桃果仁货架期。
1、核桃仁细胞组织结构观察结果
核桃仁内种皮及表层结构
经过石蜡切片处理和席夫试剂、考马斯亮蓝R、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内种皮结构由6~7层细胞组织构成,内种皮细胞组织是由输送营养物质的类似维管束结构和不规则形状的细胞组成,细胞内未见任何物质,由于它由几层疏松的细胞层组成,具有缓冲外力的作用,因而对核桃仁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皮层细胞组织
紧邻核桃内种皮内侧的是一层排列紧密的、中等大小的矩形厚壁细胞组织,细胞壁比其他层细胞的细胞壁明显增厚,其将内种皮和核桃仁内部组织分开,此层细胞的上下细胞壁很厚,约2~3μm,比其左右侧细胞壁厚,细胞内可见大量直径约为0.2~1.0μm的颗粒状物质,经考马斯亮蓝R染色后呈现蓝色,为蛋白质颗粒。紧贴表皮层内侧的是一层体积变小、排列紧密的方圆形细胞,细胞壁未增厚。皮层细胞组织这种特殊结构具有致密、抗挤压等特点,对核桃仁内层细胞起到了很重要的阻隔和抗挤压保护作用。
内层贮藏细胞组织
贮藏细胞的形状由靠近皮层细胞的类椭圆形到中心部位后逐渐变为直径约25~30μm的圆形,每瓣(即核桃仁中1/4小瓣)核桃仁中间有一条裂痕,形为条带状的结构为核桃仁中间裂痕处细胞层,由中心部位到接近裂痕部位细胞呈圆形,直径与中心部位一致,裂痕边缘处细胞变小,直径约为9~10μm,与类椭圆形相比,绝大多数贮藏细胞为圆形。从核桃仁表皮细胞至中心部位最后到裂痕部位细胞变化明显,直径由小变大,再变小,层次分明。分析可知凡核桃仁边缘处,紧邻外界空气层细胞体积都较小且致密,由此表明核桃仁外层细胞都具有一定的坚硬结构和致密性,以保护内层细胞。
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成熟干制后的核桃仁贮藏细胞中无细胞器,仅有脂肪和蛋白质颗粒(蛋白体)存在。脂肪以大小较均匀的油滴(又称油体,油料细胞中油脂的主要储存结构)形式充满细胞内,蛋白体分散在脂肪中。油体大小相对均匀,平均直径约为3~4μm。
2、核桃仁氧化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蛋白体的变化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对照组的蛋白体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相对均匀,直径约为4~5μm,均匀分散在细胞中,周围是大量的脂肪体。常温氧化组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从第14天开始,部分蛋白体直径减小为1~2.5μm,并且表面不光滑。60℃加速氧化组在第0~7天时,蛋白体出现与常温条件下第14~21天较一致的变化趋势,表明加速氧化的同时加速了核桃仁细胞结构的破坏,加速氧化后期均观察到蛋白体向细胞一侧移动聚集的现象,蛋白体上出现了小白点。但蛋白体表面没有出现明显的不光滑现象。蛋白体上出现的小白点结构尚不知其具体成分、功能及形成原因,有待后续研究。油体及油体膜的变化
对照组的油体呈不规则五边形,直径约为3~4μm,占细胞体积的大部分,油体膜呈线性致密结构,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常温氧化组和60℃加速氧化组的油体膜逐渐皱缩,后者油体膜更大量地发生破裂消失,表明高温加剧了油体膜的破坏。细胞壁和细胞间隙的变化
贴近细胞壁处的油体与细胞壁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但不明显;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常温氧化组细胞壁与油体膜间隙明显增大,在第21天时油体膜出现明显的皱缩,60℃加速氧化组第7天时,细胞壁与油体膜间隙和油体膜发生与常温组同样的变化,但程度加剧,表明高温条件加速了核桃仁细胞结构的破坏,加速氧化后期观察到油体膜皱缩程度逐渐加深,第14天时,靠近三细胞间隙细胞壁周围的油体膜降解破裂。第21天时靠近细胞壁的油体膜开始大量破裂,靠近三细胞与双细胞间隙的细胞壁周围油体膜出现同等程度的破坏。
对照组的细胞壁平滑,结构致密且完整,厚薄均匀,胞壁边缘整齐,紧贴细胞壁的中胶层电子密度高,呈“明-暗-明”区域结构。不同处理组的细胞壁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逐渐皱缩,厚薄变得不均一,但未破裂,中胶层由“明-暗-明”区域结构逐渐变得模糊,60℃氧化组的变化较常温氧化组明显,第28天中胶层甚至有产生间隙的趋势表明细胞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解变化。
3、核桃仁氧化过程中过氧化值的变化
随着氧化时间延长,常温和60℃氧化处理核桃的油脂过氧化值都呈逐渐上升趋势,60℃氧化组过氧化值显著高于常温组(P<0.05),两组处理的核桃油脂在第14~21天氧化进程突然加剧,常温氧化和加速氧化的过氧化值分别增大约75%、64%,与同时期核桃仁细胞结构中油体膜明显皱缩和大量发生破裂的情况一致,油体膜的结构遭到较大程度的破坏后,造成油脂外溢,进一步加剧氧化反应,导致出现过氧化值增大的结果。
4、核桃仁氧化过程中油脂的拉曼光谱分析结果
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可以很清晰地观察到不同氧化温度组cm-1特征峰的拉曼光谱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第7天到第14天,特征峰强度有小幅度的衰减,无明显变化,但是在第14天到第21天,特征峰的强度较大幅度下降,常温和加速氧化组分别下降了5.24%、10.92%。常温和加速氧化组在第28天时特征峰的强度分别较对照组下降了12.22%、31.07%。由此可知,60℃加速氧化下核桃油脂拉曼光谱强度的衰减速率比常温氧化更快,表明拉曼光谱分析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核桃油脂的氧化特性。
5、核桃仁氧化过程中细胞结构变化与拉曼光谱强度、过氧化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常温条件下,随着氧化进展到第7天,细胞结构上蛋白体先发生变化,表面变得粗糙;第14天时蛋白体变得大小不等,可能发生了蛋白体的破碎和聚合,同时细胞壁也变得厚薄不均;第21天时,油体膜出现明显的皱缩,此时,拉曼光谱强度较第14天降低5.24%,过氧化值升高了75%。而60℃加速氧化7天时蛋白体就发生明显变化,拉曼光谱强度较对照组降低5.64%,过氧化值升高.57%。之后每个周期的测定值都较前一个周期发生明显变化,表明60℃的高温条件下,核桃仁氧化速度明显加快。细胞结构上,第14~21天油体膜开始发生破裂直至大面积破裂且蛋白体向细胞一侧移动聚集,第28天时,油体膜进一步破裂,拉曼光谱强度变化剧烈,较第21天降低了13.78%,而过氧化值的上升幅度趋缓,较第21天上升了4.88%,这可能与油脂的氧化反应进入二级氧化有关。
6、核桃油脂氧化过程中过氧化值与拉曼光谱相关性分析结果
常温和60℃条件下氧化第28天,核桃仁油脂的拉曼光谱强度与过氧化值均呈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和0.,常温下的相关关系达到0.98以上,优于60℃条件的相关系数,表明常温条件下拉曼光谱分析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核桃油脂氧化前期的氧化特性。而加速氧化条件下,核桃油脂氧化进程加快,氧化反应进入二级氧化有关,过氧化值已不能准确反映油脂的氧化程度,因而,相关系数线性关系较低。结论
核桃仁细胞组织基本结构包括6~7层细胞组成的内种皮组织,2层厚壁细胞组成的皮层组织和大量的贮藏细胞组成的中心贮藏组织。贮藏细胞中充满形状不规则圆形、直径约为3~4μm的油体,均匀分散着10~15个直径约为4~5μm的蛋白体。
核桃仁氧化过程中细胞结构变化规律:细胞中蛋白体表面由光滑变为粗糙,发生聚合和破碎,并向细胞一侧移动;细胞壁周围油体膜首先开始皱缩、逐渐皱缩加剧,直至破裂,并向细胞中心蔓延;细胞壁与油体膜间隙增大,细胞壁皱缩并出现厚薄不均匀,中胶层逐渐模糊不清晰。
核桃仁氧化与拉曼光谱的相关性:核桃氧化过程中,细胞内蛋白体和油体膜结构变化与过氧化值与拉曼光谱强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常温条件下拉曼光谱强度与过氧化值之间线性关系良好,拉曼光谱分析可准确地反映出核桃油脂的氧化特性。
本文《核桃仁细胞结构观察及其氧化过程中的变化与拉曼光谱分析》来源于《食品科学》年41卷19期53-61页,作者:蓝文言,曹嘉成,齐琳,吉洋洋,何爱民,段玉权,荣瑞芬。DOI:10./spkx---。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文章相关信息。
近期研究热点
抗菌肽brevilaterin与柠檬酸联用对大肠杆菌的协同抑菌机理10种植物精油对腐生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比较及肉桂精油抑菌机制分析基于深度置信网络-多类模糊支持向量机的粮食供应链危害物风险预警颗粒形绿茶的物理特性与外形品质关联性牛肌红蛋白热加工过程中多肽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在真实性鉴别中的应用百里香精油微胶囊对摩根氏菌和变形杆菌产组胺机制的影响大肠杆菌DNA定性标准物质的制备及在枸杞子污染检测中的应用食用菌添加对鸭肉乳化肠品质特性的影响基于变性血红蛋白和二胺氧化酶的生物传感器检测马鲛鱼中的尸胺基于矿质元素和稳定同位素的马铃薯产地溯源技术离子色谱法测定食醋及其制品中有机酸的分析方法发酵陈皮黑茶的化学成分差异及体外活性SPME-GC-MS和GC-O鉴定3种不同生产工艺马苏里拉奶酪的特征香气物质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辅助鉴定酱油未知的气味活性化合物发酵前添加*酮醇类辅色素对‘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颜色品质及多酚组成的影响卤汤牛肉贮藏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白酒制曲环境和成品曲中产酸微生物分析代谢工程改造谷氨酸棒杆菌生产甲硫氨酸*伊犁地区乳制品中乳酸菌发酵和益生特性及其复合发酵方案优化浓香型白酒新、老窖池池壁泥与池底泥原核菌群结构分析米粉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多样性及功能分析低温条件下希氏乳杆菌Q19苹果酸-乳酸发酵特性及其对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添加面筋蛋白对猪肉热诱导凝胶品质及水分迁移特性的影响pH值对米糠清蛋白和球蛋白的结构、溶解性及表面疏水性的影响UV-C和LED红光复合处理对西兰花贮藏品质的影响高通量测序分析白切鸡菌群多样性灵芝多糖和猪苓多糖及其复方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冲泡用水中Mg2+对红茶茶汤滋味品质的影响及机制NaHCO3浸泡对反复冻融鮰鱼肌肉品质的影响热诱导对麦醇溶蛋白/芦丁相互作用及其乳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乳清分离蛋白与单宁酸相互作用提高稻米油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微生物健康产业发展态势与对策建议食源性天然产物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进展VE在棕榈油煎炸过程中的损耗及其对煎炸油品质的影响发达国家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签管理的做法及启示大*鱼卵分离蛋白乳液的构筑及其体外消化规律绿豆肽对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桑叶生物碱粗提物对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蛋白氧化损伤的改善作用硫辛酸对阪崎克罗诺杆菌感染能力的抑制作用猕猴桃皮多酚对高脂膳食大鼠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体外模拟胃肠道对鲫鱼卵唾液酸糖蛋白的降解作用植物乳杆菌菌粉对肥胖大鼠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盐胁迫环境下发菜胞外多糖抗氧化作用及镇痛抗炎活性虾青素对高脂HepG2细胞及高脂膳食饲喂C57BL/6J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裸燕麦球蛋白源多肽作用于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代谢组学研究低谷蛋白大米对Beagle犬血糖生成指数的影响超声辅助冷冻对鸡胸肉肌原纤维蛋白乳化稳定性的影响湿热处理对薏米淀粉聚集态结构及糊化特性的影响不同主产国别椰子水成分及预处理方式对细菌纤维素合成的影响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硫色镰刀菌的杀菌作用杨桃种质果实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蚕豆多酚对过氧自由基介导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烷过氧自由基氧化对草鱼肌原纤维蛋白热聚集行为的影响牛磺酸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肌肉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魔芋葡甘露低聚糖的热稳定特性以及与低聚果糖益生元的对比分析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分析蓝莓花色苷抗氧化活性‘雪花’梨酒综合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利用示踪粒子及膨胀流变学研究β-乳球蛋白聚集体的界面行为屠宰、预冷和市售阶段猪肉及内脏中兽药残留分析与风险评估修改/编辑:袁艺;责任编辑:张睿梅图片来源于摄图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