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块为常见疾病患,但临床所谈多偏热证,其实属寒性者亦复不少。兹就个人所及,略抒己见。
临床表现所谓寒性风疹,其临床表现,大体有六。
其一,多在感风受凉时发作或加重,接触冷水尤易引发,以头面四肢为主,局部疹块大而密集,颜色淡红,表皮绷绷然无汗,其多为痒、痛、麻三者复合之感觉,得温多能缓解,舌苔薄白,脉弦或紧。此为表寒实证。
其二,亦由外感风凉寒湿引起,但疹块色淡而细,分布稀疏,局部皮肤缓然润泽,其痒不甚,苔薄脉濡或缓。此为表寒虚证。
此二证查无特殊诱发因素而作者,其症较重,疹块多及全身,或兼胸闷喘息,或伴腹痛便稀,甚或伴见寒热头痛身楚等全身症状。
其三,素体气虚,纳运不健,面*少华,肢乏怯寒,每因劳累冒风,或进食海鲜发物,而发风疹,疹块稀疏,布散全身,此起彼落,缠绵不休,苔薄脉缓,是为劳?,乃中气不足,风邪乘袭使然。
其四,为血虚亏体,或外感寒邪,疹发四末,色红或苍白,痛痒如冻疮然,色红者得温则痒甚,色白者遇寒而漫肿;
或为血虚感风,疹色淡红,成块成片,遍及全身,瘙痒腹痛;
或血虚生风,发于月经前后者疹大而遍布,发于冬令者疹小而稀疏散在,或但痒无疹,搔之落屑,凡此总名“血风”。
其五,为腰背酸冷,形寒尿频,疹痒隐然彻骨,搔之如隔靴不解,舌淡脉沉细而弱,此为“肾风”。
其六,寒疹久踞,深入血络,疹出多有定处,微痒,搔之稍痛,鼓粟成块,色淡红,质较常稍硬,疹退犹隐现淡紫斑痕,脉细或沉,苔薄舌底静脉显露,舌边或见瘀斑。此为“寒瘀瘖癗”。
总之,寒性风疹之发生,有虚实两途:
其实者病因为风、为寒、为瘀,其虚者病因多为血虚、为气虚(气虚包含表气虚,中气虚和肾气虚);
实证疹块明显,分布较密,虚证疹块低平,分布稀疏;
实证多麻痛,虚症其痒隐然。
治疗原则治寒性风疹,温之可也。
总其治则可概括为三:
一曰温散。
药如荆芥、防风、白芷、徐长卿、川芎、甘草、赤芍、僵蚕。
伴喘息者用麻*、桂枝、杏仁、甘草、赤芍、僵蚕、金沸草;兼表虚用,桂枝、白芍、防风、白术、生*芪、生姜、大枣、甘草。
二曰温补。
药如*参、*芪、当归、白芍、干姜、桂枝、炙甘草、陈皮、大枣、乌梅、防风。
偏肾虚者药如熟地、麻*、白芥子、鹿角霜、菟丝子、巴戟天、淡苁蓉、制首乌、蛇床子、野料豆。
三曰温通。
药如当归、桂枝、细辛、赤芍、通草、干姜、吴萸、甘草。
偏血瘀者可酌选桃仁、红花、徐长卿、生蒲*、五灵脂、皂刺、虻虫等。
病例举隅例一
赵××,男,57岁,干部。
近10年以来,每届冬令,屡发风疹,多生于背部,疹块散在,小如米粒,色淡,似痒非痒,搔其局部而觉其痒犹在深处,苦不可及。
平素腰背酸冷,自汗畏风,小便清长,夜尿频数,舌淡苔薄,脉沉而细,曾辗转上海、北京、南昌等地查治未效,乃于年冬来诊。
此由肾督阳虚,卫失温煦,卫不与营共,则鼓粟为疹,营不与卫和,而常自汗出。治拟温养肾督,以和营卫。
药用:熟地30克,麻*5克,白芥子2克,鹿角霜10克,蛇床子10克,补骨脂10克,白芍10克,进口肉桂0.5克,炙甘草5克
服药1月,疹块未起,自汗亦除,随访2年正常。
例二
杨×,女,21岁,工人
罹患风疹,业经三年,每因风冷而起,出生于四肢,时隐时现。
现有疹如蚕豆,稍硬、仅数枚而已,对称分布,色淡红,有痒感,搔之微痛,隐则残留淡紫斑痕少许,纳可,苔薄,舌底静脉露,脉沉而细。
诊为寒瘀瘖癗。法拟温通。
药用:桂枝4克,赤芍10克,细辛2克,徐长卿5克,桃仁6克,红花4克,乌梅5克,防风5克,木通5克,甘草3克
经3周,疹斑全消,乃以此方为丸,嘱其早晚各服6克,连服一月,以巩固之,随访1年正常。
本文选摘自《壶天散记》,复旦大学出版社,年12月。转载请注明出处。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视频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