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包装油30年:从包装时代到油种时代
中国人食用植物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帝时期,但如今一般家庭烹饪所用的小包装食用油仅仅出现了30年。这种产品形式的诞生,本身就是一次对传统食用油市场的革命。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的食用油消费以凭“油票”购买散油为主。90年代初期,中粮集团和益海嘉里将小包装油的概念引入中国,双方合资成立的南海油脂生产了全国第一批小包装食用油。这些产品与如今超市里的食用油几乎一样,开启了食用油的小包装时代。图2粮店买油情景来源:网络然而,在产品推出的最初几年,多数人并不接受小包装油。为了打开市场的缺口,早期的包装油生产商就以“福利油”的形式,在各大单位促销,打开了市场的缺口。90年代中期,粮油价格管制*策取消,食用油价格普遍上浮,散油与小包装油的价差显著缩减,开始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同时,小包装油生产商推出品牌广告,在各大电视台轮番轰炸,小包装油的销售区域也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向外蔓延。小包装油最早的原料以大豆、花生为主。进入21世纪之后,品类快速发展,种类越来越多样化。如果说年的市场格局还是大豆油、花生油、调和油三分天下,那么从年开始,玉米油、菜籽油、葵籽油等小油种的市场份额开始持续增加,橄榄油、稻米油等新油种也呈现蓬勃发展。图3按油种划分的小包装油市场结构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纵观近年来食用油产业的发展,工艺、卖点的创新琳琅满目,但无论是花生油、菜籽油、大豆油等传统油种,还是稻米油、紫苏油、核桃油等小品类,无论采用了哪些工艺,提炼了哪些卖点,食用油的市场结构始终由原料来框定。原料写在每一桶油的产品名称里,也是所有卖点集中描述的根本,甚至连调和油品类,除了个别强调营养均衡的产品外,绝大多数调和油的卖点仍然落在某种或某几种原料上。图4超市按原料对食用油分类来源:网络这种对于原料的“执念”,某种程度上也来源于地方习惯的影响。我国各地因传统油料作物不同,形成了用油的地理差异。例如东北、华北属于大豆、花生产区,因此人们偏好大豆油和花生油,南方人则爱吃菜籽油或茶籽油。经过人口流动、迁徙及葵花籽油、玉米油等新油种的兴起,消费者的用油习惯虽然有所改变,但熟悉而顽固的“故乡味道”仍然是消费者选择惯用食用油品种的一大驱动力。图5我国油籽油料产业区分布来源: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原料也代表了产品的特征。例如花生油和菜籽油具有独特的风味,被称为风味型油种,而玉米油、葵花籽油在营养上更胜一筹,被称为营养类油种。油种的选择体现了市场对于产品功能的权衡。油种间的屏障也深刻影响了品牌商的经营策略。当厂商想要新推出一款菜籽油产品时,可能更倾向于聚焦其他菜籽油产品是如何做的,而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