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动物种类
·不同动物对同种原料的消化利用率是不同的。
一般认为品种选育会对动物的消化吸收能力甚至代谢途径有影响,从而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但相对于品种间的差异,动物个体间对同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率差异更显著,研究认为品种间生长差异与消化率无关,主要是由于采食量差异引起的。
02
动物生理阶段
·研究表明,油脂的利用率随动物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动物越小,对脂肪的利用率越低
由于幼龄动物的消化系统仍处于生长完善的过程之中,其与油脂消化相关的胆汁分泌、消化酶分泌及活性都不足,因而对日粮脂肪的消化吸收率也较低。早期断奶后2周内的仔猪对脂肪的消化率较差。
随着日龄的增加,消化道发育趋于成熟、完善,对脂肪的利用率逐渐增加,同时动物脂肪和植物油脂的消化率差别也越来越小。
研究证明,在断奶后2周内,油脂对猪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另外,断奶时的日龄也对仔猪利用脂肪的效果有影响。
随着断奶日龄增加,断奶仔猪对脂肪利用的效果差异越小,这可能与仔猪不同断奶日龄消化道损伤的程度不同有关。
03
日粮组成
·针对我国饲料行业的现状,越来越多的非常规饲料原料被大量使用小
这就导致了能量饲料变化较多,由于饲料本身的原因造成脂肪利用率变异的因素就更多。
Ketels等报道,在3种肉鸡日粮(玉米-豆粕型、小麦-豆粕型和高粱-豆粕型)中分别添加牛油2.5%时,日粮脂肪利用率变化很大,脂肪利用率最高的为玉米-豆粕型日粮,最低的为高粱-豆粕型日粮。
04
脂肪添加量
·不同油脂的不同添加量对其生物利用率都有影响
etels等报道,在肉鸡饲料中添加油脂,无论油脂和日粮的类型,肉鸡对日粮脂肪的利用率都随油脂添加量的递增而递减。
原因是过量添加的油脂超出了动物胆汁酸的生理性乳化能力,导致日粮脂肪利用率降低。而另有报道在2~4周龄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饲用动物油脂或向日葵油3%,仔猪日增重可提高10%~14%,每千克增重耗料可节省8%~10%,死亡率降低一半。
当断奶仔猪日粮中脂肪添加量提高到4%时,由于机体氧化脂肪酸的能力有限,大量的脂肪在脂肪组织内沉积,肌肉组织增长速度缓慢。
05
脂肪来源
·玉米、豆粕等非油脂原料中所含的脂肪,由于处于结合状态,在动物消化道中不容易完全释放而被胆汁酸所乳化
所以其消化、吸收率较低;额外添加的游离油脂中的脂肪,由于处于非结合状态,在动物消化道中容易被胆汁酸乳化,因而,其消化、吸收率较高。
Leibbrandt等报道,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的仔猪,油脂的添加可提高日粮脂肪利用率达19%~54%。
06
脂肪类型
·日粮中脂肪酸碳链的长短、饱和度、U/S、油脂添加量、添加时间等因素均影响日粮脂肪的消化吸收
总的来说,碳链短的比碳链长的容易吸收,不饱和的比饱和的脂肪容易吸收。
许多研究证明,猪对动物油的利用率不如植物油高,断奶后2周的仔猪对植物性脂肪(例如大豆油、玉米油、棕榈油、椰子油或是这些油脂的混合物)的消化率都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Cera等发现,玉米油比猪油或牛油更易消化,但猪在断奶后1~4周对不同来源的脂肪消化能力差异不大,在各种脂肪中,猪对牛油的消化率比植物油低,对猪的生产性能的改善也差异显著。
研究表明,断奶仔猪对玉米油的消化率比牛油、猪油、或牛油和猪油的混合物高。
07
饲用添加剂
·L-肉碱
主要作用是转运长链脂肪酸通过线粒体内膜以进行β-氧化作用。
其效果与动物日龄、日粮组成(如氨基酸)有关。在断奶仔猪体内,L-肉碱的合成能力较差,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肉碱可提高脂肪利用效率。
Weeden等报道,在基础日粮中添加肉碱可显著提高仔猪断奶后3~5周的日增重和料肉比,并提高对豆油的利用率。
·乳化剂
仔猪胆汁中的胆汁酸盐和磷脂是天然的乳化剂,卵磷脂也是一种乳化剂,由于其分子中既有亲水性基团,又有疏水性基团,可促进仔猪对脂肪的利用。
乳化剂均可使脂肪乳化,形成脂肪微粒,扩大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有利于酶发挥作用。
但断奶仔猪胆汁分泌量很少,乳化能力有限,故外源添加乳化剂非常必要。
·铜
Dove报道,在日粮中同时添加铜和脂肪比单独添加效果要好,同时添加脂肪5%和铜mg·kg-1与单独添加不同水平铜比较,前者显著提高了生长速度;在含铜日粮中添加脂肪,可使脂肪表现消化率从60.8%上升到85.1%[13]。
这与Dove等、孙素玲、Armstrong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铜与脂肪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END
公司-
公司传真:-
全国免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