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年海大水产料万吨饲料总量
TUhjnbcbe - 2022/7/28 22:03:00
年度海大集团成绩单来了!

文/水产前沿唐东东整理

4月11日晚间,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年年度报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亿元,同比增长42.5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96亿元,同比下降36.73%;其中生猪养殖板块实现营业收入约46.42亿元,同比增长25.08%;生猪养殖业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6亿元,同比下滑.09%;剔除生猪养殖的其他业务,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43.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92亿元,同比口径为增长32.97%。

据了解,海大集团以围绕动物养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进行产业链业务布局,已形成相对完整的水产品产业链,畜禽产业链也在逐步构建中。主要产品包括优质动物种苗、饲料、动保、生猪养殖。业务运营已覆盖各类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全部业务环节。

饲料销量创新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报告期,公司饲料销量万吨,其中内部养殖内销量为86万吨,公司实现饲料对外销量万吨,同比增长28%,远高于行业增速,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1、禽饲料,实现对外销量万吨,同比增长11%。

公司凭借产品力优势,扩大与规模养殖厂、一条龙养殖公司的合作,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及养殖方案,在行业需求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公司禽料仍然取得逆势增长。

2、猪饲料销售万吨,同比增长%。

经过近几年对猪料的研发投入和团队建设,公司猪料品牌客户认可度持续增加,产品重点销售区域从原来的华南、华中进一步扩充到华北、西南、西北等地区,并快速在新市场取得产品竞争优势。

3、水产饲料实现外销量万吨,同比增长21%。

年普水鱼鱼价高企、养殖利润丰厚,饲料需求旺盛,公司普水鱼料(颗粒料及普通膨化料)同比增长21%;但受餐饮消费需求下降以及种苗退化的影响,特水鱼饲料需求低迷销量基本持平;受益于公司在对虾种苗、对虾饲料、水产动保及服务模式上的优势,公司虾蟹料全年销量同比增长35%。

种苗、动保持续增长,养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1、种苗业务,公司的种苗业务主要为水产种苗,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55亿元、同比增长42.30%,毛利率51.22%。

公司针对水产种业种质资源退化的核心问题,研发推出凡纳滨对虾“海兴农2号”虾苗、长珠杂交鳜等多款国家水产新品种。其中凡纳滨对虾“海兴农2号”,是利用从全球不同地区引进的多个亲虾群体,以生长和成活率为选育目标,采用家系BLUP选育技术结合分子辅助育种技术经连续5代选育而成。与普通虾苗对比,“海兴农2号”具有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存活率高的特点。结合公司的饲料、动保产品,形成的养殖服务方案在各养殖区表现突出,养殖成功率远高市场水平,也快速带动了对虾饲料的销售。

2、动保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92亿元,同比增长34.27%,毛利率50.85%。其中水产动保实现营业收入6.76亿元,同比增长26.48%,毛利率54.10%;畜禽动保实现营业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66.29%,毛利率40.70%。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核心养殖区域服务站“千店计划”,通过整合公司产业链优势,建立行业先进产品和技术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服务,扩大公司在行业的领先优势,建立畜禽饲料、养殖服务进入门槛。

在专业化的支撑下,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布局,打造多维综合竞争力

1、生猪养殖业务,全年出栏肉猪约万头,实现营业收入约46.42亿元,同比增长25.08%。

因公司前期主要聚焦在养殖团队的建设上,自有育种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所以年出栏的生猪以外购仔猪育肥为主,受报告期仔猪及肉猪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生猪养殖业务全年亏损8.96亿元。公司的生猪养殖团队具备专业养殖技术、兽医技术、环保处理技术,报告期,生猪养殖团队的生物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育肥阶段的养殖存活率超过90%,叠加公司饲料端的研发及规模优势,生猪养殖成本下降明显。

2、水产养殖业务,公司近年开始切入水产养殖业务,主要养殖品种有生鱼、对虾等特种水产品,目前处于业务培育阶段,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6.18亿元。

公司在水产产业链优势明显,工厂化对虾养殖通过工厂化科学设计、循环水系统、生物饵料技术及精细管理体系,与传统养殖模式对比有较大优势,未来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对虾工厂化养殖规模。

3、禽产业链业务,包括禽养殖及禽屠宰业务,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24.57亿元,同比增长36.70%。作为公司饲料下游产业链延伸业务,能加深公司对行业的认知及理解。

4、贸易业务,主要为大宗原材料的贸易业务,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63.90亿元,毛利率4.05%。作为公司饲料上游产业链业务,贸易业务能为公司4,万吨规模的采购用量培育团队及增加对行业的理解。

不断增加人才和研发的投入,打造科技化、技术化的农牧业公司

人才是公司发展的最核心资源,是公司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公司非常重视人才招聘、培育和激励,年全年增加员工多名,同比增加27.88%;其中硕博学历人员增加多人,同比增加37%,技术人员增加人,同比增长41%,高学历、技术型人才占比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实施了新一期的股权激励计划,覆盖4多名核心业务、技术人才。因人员增长、结构变化及新激励计划的实施,全年人力费用45.40亿元,较去年有较大提升,同比增长39.91%。

年,公司研发投入6.53亿元,同比增加36.24%。研发团队突破3人,其中博士、硕士超过人。公司在饲料方面重点开展的工作有:动物营养与饲料配方数据库的修订和完善,饲料资源尤其是蛋白资源的开发及应用,原料*素的处理技术,精准营养、绿色环保、无抗饲料、功能性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及应用等;养殖模式重点摸索适合小规模集约化养殖的畜禽健康养殖模式;育种方面重点进行对虾、罗非鱼、团头鲂、鳜鱼、澳洲龙虾、草鱼、生鱼等新品种的开发工作;生物制品方面重点围绕畜禽和水产动物病害防控技术以及疫苗、检测试剂盒、消*剂产品的开发工作等。

加快区域及产品布局,为进一步提升市占率奠定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46.59亿元。-年,因新冠疫情及农产品价格大幅增长的影响,行业快速整合,公司抓紧机遇,积极布局,加大饲料产能投资。新投资建设产能近万吨,涵盖各饲料品线,其中特种水产虾料产能增长近万吨;同时,公司通过租赁、并购、合作经营等方式,吸收、新增饲料工厂超过30个,增加产能约万吨,为实现4万吨目标奠定基础。

另外,公司根据市场发展趋势,积极布局新产品、新品类,如反刍饲料、猪预混料、浓缩料等品种,报告期在市场开发、团队建设上进行了一定的储备。

对行业的思考及对策

中国农牧业在未来3-5年将经历前所未有的剧烈大变局。其一,行业已经出现了增长拐点,过去二十年,行业一直是在总量增长中发展,养殖产业链各个环节、各类企业和从业者都享受了市场需求扩张带来的成长红利,而未来几年,我们面对的将是消费停滞、增长停滞甚至下滑的产业格局。从国际环境的持续恶化和国内经济面临的巨大困难和挑战,国内肉类总需求极有可能出现持续下滑的局面,这将对大部分农牧企业带来生死存亡的严峻挑战。

其二,整体养殖业出现了全面的极度产能过剩,年非洲猪瘟造成了阶段性猪肉短缺,高猪价使整个行业疯狂,两年半时间内几千亿、上万亿的投入使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雪上加霜的是,在肉价高企的带动下,禽产能在过去三年也大幅增长,同样形成产能严重过剩。未来几年,整个猪、禽产业链都将面对残酷的去产能过程,所有企业都将面临资本、技术、团队和成本控制能力的全面考验,没有专业化能力、技术能力和服务能力的公司将难以生存,行业洗牌将快速而坚决。

其三,养殖业成本在快速上升,土地、基建成本、环保成本、人工、原料都在持续上升,特别是粮食价格未来两三年估计会持续高位。粮价高企状况持续加剧,消费疲软和成本高涨两头挤压,会对产业链形成巨大的压力。

公司对未来行业格局的变化有充分的认知和判断,过去两年来也一直在从战略布局和内部能力建设上努力。只有强化核心竞争优势和团队培养,快速提升组织管理能力和内部效率,依靠创新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才能面对未来几年的挑战,巨大的压力将会变成团队成长的动力。在更加残酷的竞争格局中,公司将努力确保-年五年发展规划的达成。

经过过去两年的实践,公司的战略规划更加清晰。饲料、种苗和动保是最核心的业务,技术和团队能力将持续提升,奠定未来几年快速增长的基础。养殖业务在稳健的前提下,耐心培育,养猪业务保持现有投资规模,采用相对轻资产模式,快速提升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目前养猪成本已得到较好的控制,力求在两年内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禽的养殖和屠宰,不再增加新的投入,原有禽业务将以提升能力为目标。水产养殖业务将聚焦公司已具备整体优势的对虾工厂化养殖和生鱼养殖,工厂化养虾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两年成为饲料、种苗和动保之外新的增长。

饲料业务依然是养殖产业链中的*金业务,也是公司中长期内最核心的业务。面对恶劣的竞争环境,公司有信心达成4万吨的销量目标。从产业角度看,未来几年消费低迷、养殖去产能将给公司带来很大的压力。但是从市场竞争角度,又将给公司带来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恶劣的竞争环境将加速行业整合,中小饲料企业退出加快,大量规模饲料企业也因为过去几年涉入养殖太深而拖累了饲料的竞争能力。

公司在饲料板块的产品力和经营效率有望持续提升,强化相对于行业的竞争优势,在未来恶劣的竞争环境下,公司实际上迎来了更好的战略发展机遇。公司水产饲料、禽饲料、猪饲料齐头并进,反刍饲料也开始较快的布局。水产饲料是公司目前相对于行业优势最大的品类,公司将从种苗、动保、饲料产品力和服务模式上持续拉大和行业的差距,为养殖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确保年高目标的达成。禽饲料过去两年研发上已开始把禽的品种细分,从技术上寻求突破,打造差异化的产品,同时内部持续提升效率,使产品力更有竞争力。猪饲料的产品研发不断取得进展,全国产能布局也基本达成,猪饲料也有望在年达成行业领先位置。禽、猪饲料的基于未来的另一支撑体系是年开始的服务模式的建立,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公司有耐心、有决心、有信心去达成“千站计划”,争取在年建立畜禽饲料的竞争门槛。

附:海大集团年年度报告(部分)

充足的油脂油料储备是稳定市场的“定海神针”。

文|刘慧

来源|经济日报(ID:jjrbwx)

头图摄影|曾靖

今年以来,受疫情、极端天气以及地缘*治因素影响,全球食用油价格延续上涨势头,棕榈油、豆油和葵花籽油等部分品种食用油涨幅达到创纪录的高位。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高,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性强,国内食用油价格持续承压上涨,“油瓶子”安全问题成为热点。

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确保国内食用油稳定供应,谨防全球食用油价格上涨带来输入性通胀风险。

多重因素推动价格上涨去年我国食用油价格上涨8.6%,远低于全球食用油65.8%的涨幅,但高于国内粮价1.1%的涨幅。

“当前食用油价格上涨与全球*治经济局势的变化密不可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成本调查中心主任、研究员*汉权说。由于受到疫情、南美干旱以及俄乌冲突等冲击,马来西亚棕榈减产、巴西大豆减产以及加拿大油菜籽减产,造成全球油料供应紧张;叠加印度尼西亚限制棕榈油出口,阿根廷限制豆油出口,以及俄乌冲突导致黑海地区的葵花籽油出口受限,进一步加剧全球食用油供应紧张;再加上国际资本炒作、全球海运费用高企等因素,共同推动全球食用油价格持续上涨,进一步抬升进口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原油价格与油脂价格关联程度较高。比如,棕榈油、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棉籽油等植物油对石油具有替代作用,棕榈油是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随着国际原油价格飙升,部分欧美国家把生物柴油计划列入日程,有些企业利用植物油加工生物燃油,对食用油价格的上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摄影:肖丽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研究预测部部长申洪源认为,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葵花籽油等各类油品之间具有相互替代、相互影响的关系,某一种油脂油料价格上涨,都会带动其他油脂油料价格上涨。近期,随着俄乌局势逐步向和谈的方向发展,原油价格出现回落,美国大豆开始种植且气候良好,马来西亚棕榈生产进入增产周期,全球棕榈油大幅上涨的动能减弱,各类食用油又出现不同程度回落。

与全球食用油价格剧烈震荡相比,国内食用油价格波动较小。去年我国食用油价格上涨8.6%,远低于全球食用油65.8%的涨幅,但高于国内粮价1.1%的涨幅。

*汉权认为,虽然近期国内部分食用油价格有所上涨,但供需形势总体稳定,食用油价格存在回调可能。一是国内居民食用油消费以豆油、菜油、花生油为主,棕榈油、葵花籽油等产品价格上涨对居民食用油市场的影响较小;二是预计今年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增加,市场涨价预期受限。随着南美大豆收获持续推进,市场供应数量增加,国际大豆价格大概率会回调;三是今年国内扩种大豆油料,预计国产大豆油料供应会增加;四是随着人们对吃得健康、吃得营养的追求,对食用油的需求逐渐下降。

提高油料综合保障能力

扩种大豆油料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群众营养健康。要提升种植效益,提高农民种植大豆油料积极性。

今年,我国在稳定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主粮的基础上,扩种大豆油料,持续促进各类特色油料作物和木本油料生产,全面提高油料综合保障能力,以国内供给的稳定性应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

申洪源表示,我国耕地资源有限,扩种大豆和油料,尽量遵循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加快恢复东北地区大豆面积,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充分利用冬闲田、撂荒地、盐碱地、沙荒地种植油菜、花生、葵花、亚麻籽等草本油料;同时,充分利用山区林地大力发展油茶、核桃、油橄榄等木本油料,把森林变成“油库”。

摄影:肖丽

油料自给率低是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高的根本原因。提高油料自给率,种子是关键。虽然我国是全球最大油料生产国,生产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棉籽油、茶籽油、葵花籽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等多种油料作物,但我国大豆、油菜、葵花籽、油茶等油料产量低,经济效益也低。

*汉权认为,要加强优质品种选育,提高良种对增产的支撑能力;加强种业攻关,着力突破种业“卡脖子”技术;加快选育一批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扩种大豆油料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群众营养健康。要提升种植效益,提高农民种植大豆油料积极性。从近日公布的粮食生产一揽子支持*策来看,今年中央财*实施大豆生产者补贴,实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补贴,支持大豆玉米兼容发展;支持开展粮食油料代耕代种等社会化服务;支持建设一批粮食油料产业园和产业集群,推动粮油产业实现“生产+加工+科技+营销”一体化发展。

“这些支持*策有助于调动农民种植大豆油料积极性,促进大豆油料产业提质增效。”申洪源说。

做好进口和储备的调节

鼓励企业积极“走出去”,联合参与主产国油料和食用油的采购及基础设施运营等,保持持续稳定的产品来源。

提升大豆油料自给率需要一个过程。当前,要做好食用油进口和储备调节,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海大水产料万吨饲料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