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行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让油瓶子里尽可能多装中国油,我们有哪
TUhjnbcbe - 2022/12/25 1:28:00
中科医院 http://www.jpm.cn/article-70129-1.html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里雨曦实习生赵思媛陈镁麒

在保住“油瓶子”这个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问题上,中央接连释放出强有力的信号。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其中提到将“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曾强调“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同年底召开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同样提出,要攻坚克难扩种大豆油料,把扩大大豆油料生产作为今年必须完成的重大*治任务。

做出这些重大工作部署和工程,是因为粮油安全事关大局,而目前我国的大豆自给率极低,主要依赖进口,油料供给已经亮起了红灯,被“卡脖子”风险不断加大。

“让中国‘油瓶子’里尽可能多装中国油。”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提出,一是积极恢复东北地区的大豆面积,二是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三是积极发展油料生产,通过多油并举、多措并施,经过5-10年的努力,争取大豆和油料的自给率能够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黑龙江垦区五大连池农场一台机车正在抢收大豆。新华社发陆文祥摄

油料供给亮起红灯

我国是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年以来,我国粮食实现了十八连丰,实现了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国内的油料供给,已经难言安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员王秀东告诉记者,当下我国大豆产需缺口不断扩大,进口量不断攀升,饲用蛋白和食用油对外依存度和进口集中度居高不下,早已亮起红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居民消费升级,肉类消费刚性增长,大豆需求仍会保持增长态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饲用蛋白和食用油自主保障水平,才能牢牢掌握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大豆进口量从年的万吨增至年的万吨,年甚至突破1亿吨大关,自给率从年的38.1%降至年的14.5%。由进口大豆压榨的大豆油万吨,同时加上进口食用植物油.2万吨,占我国消费食用油的2/3以上。在我国进口的大豆中,有超过98%的来自巴西、美国和阿根廷三国。

目前,进口大豆主要用于食用植物油和畜牧业饲料蛋白等方面的需求,国产大豆可以满足我国居民豆腐、豆制品等食用消费需求,但随着居民消费升级,大豆需求量仍将持续增长,安全保障面临更大压力。

受访专家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人口继续保持增长,居民膳食结构继续转型升级,动物性产品消费增长带动饲料粮需求增长。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测算,我国粮食需求量在年达到8.8亿吨。其中,大豆需求量将在年达到1.4亿吨。

王秀东表示,为保障我国食物自主安全,大豆自给率应不低于30%,其他油料作物也须增加生产。为了确保我国粮食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年,粮食产量至少需达到7.0亿吨。按照当前6.5亿吨综合生产能力计算,未来15年,粮食需增产万吨。为确保大豆自给率达到30%,未来15年,大豆需增产万吨以上。

▲在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农场,一架农用飞机正在大豆地里作业。新华社发陆文祥摄

增面积,需要解决认知和配套问题

增加大豆种植面积是解决油料作物产量问题的主要办法,对于我国而言,这一办法,有机遇也有挑战。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耕地轮作补贴和产油大县奖励力度,集中支持适宜区域、重点品种、经营服务主体,在*淮海、西北、西南地区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对此,专家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于传统间套作创新发展而来,采用玉米带与大豆带复合种植,让高位作物玉米株株具有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大豆受光空间,实现玉米带和大豆带年际间地内轮作,是一种适于机械化作业、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

据介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由农业农村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带领团队,经过22年的科技攻关,通过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选择紧凑、耐密、抗倒伏的玉米品种与耐密、耐阴、宜机收的大豆品种实行带状复合种植,实现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每亩地可多收大豆公斤至公斤。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曾在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自年开始,农业农村部已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试点,截至年,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已经达到多万亩,该模式已基本成熟,这也是年农业农村部在扩大大豆油料生产中主推的技术措施。

“只要国家重视,通过努力5-1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一技术,实现大豆增产是没有问题的。”杨文钰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带状复合种植的难点在于解决人们对技术的认知问题。在农民的传统观念里,间套种的机械化程度低、种植难度大、效率不高。我们需要通过农民培训、高产样板示范等办法解决认知问题。

据杨文钰测算,凡种植玉米、大豆的产区都可采用带状复合种植,如果能够通过技术推广,完成80%也就是5亿亩玉米产地采用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则能实现大豆增产万吨,对比每年万-1亿吨的大豆进口量,将极大地提高大豆自主权。

但是杨文钰同时也认为,在全国推广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急需解决三个问题:要提高农机具的作业效率和智能化程度,使其适用于不同生产情况的种植要求;解决不同地区试种不同大豆品种的问题;解决在不同区域、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实现技术本土化的问题。

除推广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以外,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要在长江流域开发冬闲田扩种油菜,在*次宜棉区扩大花生生产;在东北地区开展粮豆轮作,在黑龙江省部分地下水超采区、寒地井灌稻区推进水改旱、稻改豆试点。

▲陕西汉中市洋县拍摄的油菜花景观(无人机拍摄)。新华社发罗汉涛摄

专家认为,这些举措,都是在农业领域提高种植面积,解决油料作物增产的办法,目前也有诸多实际工作需要深入开展。

一位农业领域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通过多种方式增面积,需要一个过程。比如,在*开展退棉花扩花生,不仅要解决农民的主动性和种植能力培养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品种配套、机械配套、*策配套、人力财力支持等问题。

据本刊记者了解,目前已有企业在推进相关工作,例如年起,花生油龙头企业鲁花集团已经组织专业团队到*推广种植花生,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平均亩产量达到公斤。

提单产,育种是关键

提单产是油料产能提升的另一大办法。

王秀东表示,提单产方面,一是加快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加强大豆生物育种研究,充分挖掘利用优良技术,提升分子育种和基因组设计育种水平;二是加大*府公共财*对大豆科技的投入力度,发挥好财*资金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创造良好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

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的大豆种业技术在单产和出油率方面还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从单产看,年我国大豆单产.48千克/公顷,低于巴西的3千克/公顷,低于美国的千克/公顷,也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千克/公顷。在出油率方面,中国大豆的出油率在19%左右,而美国大豆的出油率在21%-23%之间。

这背后是我国大豆种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大豆种子生产产业化程度低,没有形成相关的种业体系;大豆育种投入少,设施落后;种业行业管理制度不完善;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方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晓君认为,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大豆种业:

一是加快生物技术产品创新,挖掘育种价值新基因,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制约,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研发多基因叠加、多性状复合新产品研发;

二是加快产业化后端抗性治理研究与体系建设,建立中国特色的抗性治理体系,防止靶标生物或除草剂抗性加快;

三是鼓励企业开展生物育种科技创新,通过组建科企创新联合体,促进生物育种成果加速应用;

四是建立生物育种全流程产品管理体系,加强产业化后期市场、加工、流通、贸易等环节的监管,明确各相关主体责任,把前门打开的同时把后门堵住。

除了发展大豆生物育种技术从而提高产量,在田间管理、农机具提升等方面,也有提高单产的机会。

记者在东北地区采访时了解到,作为大豆主产区,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已经制定了《年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从合理轮作、高标准整地、种子精选及处理等方面支招大豆生产,为全省大豆生产稳步发展提供“技术加持”。

“实现高产,优良的品种和科学的种植管理缺一不可。”一位大豆产业人士对记者表示,近些年,国家支持大豆育种投入,在大豆良种方面已经有了进展。同时,通过水肥一体,大豆轮作等方式,不仅提高了土地质量,同时也更好地实现了单产增产。

找替代,需要全产业链自主可控

作为第三种办法,寻找可替代性油料作物,不仅具有提高油料作物产量的现实意义,从保证安全的角度出发,我国也需要找到完全国内自主可控的油料作物,以之作为食用油安全的“稳定器”。

目前,在大豆失去掌控权的情况下,我国可以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花生被寄予厚望。

▲河北省滦南县扒齿港镇李寺庄村的农民使用农机收获花生。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一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说,中国花生在种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出口量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明显优势;国内花生的育种、栽培、深加工都能做到全球一流水准。

并且据他介绍,花生相对其他油料作物具有生产规模大、种植效益高、油脂品质好、国际竞争力强的特点。因而发展花生产业不仅可以填补我国食用油缺口,减少对转基因油料油脂进口的依赖,而且还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对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花生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河南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董文召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我国自主掌握花生的育种、榨油话语权,且花生的出油率和单产都高于大豆,因此花生是食用油安全的重要保障。

据调研了解,花生仁含油量40%-61%,单位面积产油量是油菜的2倍,大豆的4倍。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全国花生单产持续提高,平均单产由年的公斤/公顷提高到年的.1公斤/公顷,年均提高约一个百分点。

中国也是是全球花生主要生产国,目前,我国花生产量占全国油料总产量的一半左右,占世界花生总产量的39.2%,一直稳居全球第一位,据统计,年中国花生产量万吨,同比增长1.1%。

不过,实现油料作物的转化,其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于经济效益。目前国内无论是花生还是大豆,其价格与美国进口大豆比较不具备价格优势,油料作物难以取得经济效益,影响了种植端的热情。

董文召同样认为,花生完全替代大豆是不现实的。因为大豆除榨油外,另一个重要用途是豆粕的饲料用途。而花生在制作饲料的过程中,极容易产生*曲霉素,很难应用到饲料领域。

一位花生油产业人士分析认为,目前国内的油料作物还是需要进口和开拓多元化油料来源并举。一方面,稳定大豆进口,满足国内养殖和部分豆油饮食人群需求;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多种油料作物种植,并提高单产、出油率,保证我国“油瓶子”的基本安全,满足消费日常所需。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油瓶子里尽可能多装中国油,我们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