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品工业面临的形势:(一)部分行业对外依存度较高,全球疫情蔓延需警惕贸易风险。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食品工业原材料供给、生产、物流均受影响。我国部分食品行业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在原料、关键配料、产成品进出口方面,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依存度较高,产业链安全风险亟须警惕。原料方面,高油大豆、食糖等呈现结构性短缺,重点产品进口市场高度集中,我国企业缺乏定价权,受国际贸易和价格波动影响大。食品配料方面,我国在功能油脂、益生菌株、发酵剂、酶制剂等方面缺乏自主产权,主要产品进口率在70%以上,影响下游产业较多,存在一定供给风险。特别是婴儿配方乳粉行业,由于乳清粉、结构油脂(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乳铁蛋白等配料基本依靠进口,面对主产国开工不足、货运能力受限、质量降低等问题,一旦出现阶段性短缺或禁售惜售现象,可能造成国内企业较大面积减产、停产。产品出口方面,我国食品工业出口产品和区域普遍中低端化,大部分产品无法进入高壁垒的发达国家,随着国际疫情发展,水产加工等主要产品出口普遍面临查验和管控加强、订单减少或取消、渠道受阻等问题,出口贸易不确定性风险加剧。(二)绿色转型仍需全面深入推进,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加大。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集团化发展趋势明显,带动了以骨干企业为中心的产业集中度提升和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技术装备升级加快推进,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推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循环经济模式加快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食品工业生产体系庞大,企业数量众多,小微企业占比达90%以上,在环境、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的情况下,这些企业的装备水平还比较落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不高,清洁生产相对滞后。整体来看,绿色转型仍是我国食品工业“十四五”时期需要发力的重点方向。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节能减排压力增加,原材料、人工、水电等生产成本上升,中小企业利润空间明显压缩,加之疫情带来生产消费变化、出口受限等问题,预计今后一到两年,中小企业将面临较大经营压力。(三)行业提品质创品牌步伐加快,部分食品安全短板问题尚存。近年来,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速放缓的形势下,我国食品工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随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和《电子商务法》等法规的实施,行业发展的规范性得到增强。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婴儿配方乳粉等行业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试点加快建设,《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深入贯彻实施,促进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持续稳中向好;在互联网、自媒体推动作用下,行业加快优胜劣汰速度,一批优秀品牌脱颖而出,市场影响力不断提高,新业态不断丰富。另一方面,源头污染、农兽药不合理使用、食品冷链物流建设滞后等影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的短板依旧存在。年,我国粮、肉、蛋、乳、食用油等大宗加工食品的样品合格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从抽检发现的不合格样品看,因农兽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不合格产品占不合格项次总数的比例合计超过70%。(四)多元化产品需求旺盛,疫情反映我国居民对部分产品青睐居民年龄结构和消费需求变化持续推动产业供给侧改革,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更加安全、健康、营养的高品质、多元化产品。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老年食品、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及专业化配餐的市场需求旺盛;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带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嗜好食品、休闲食品等消费;此外,随着“二孩”*策全面实施,高品质的婴幼儿食品需求保持刚性增长。另一方面,疫情发生以来,社区(村镇)居家封闭式管理模式下的食品消费模式也发生较大变化,带来一些新的发展机遇。除增加对粮油等耐贮食品的需求外,预包装餐食、速冻食品、方便面等快捷、方便的工业化膳食产品普遍受到消费者青睐。疫情也引发了消费者对提高免疫力、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保健食品的重点